上汽、长城、广汽扎堆推重磅车型 氢燃料电池技术大提升

来源:电池中国CBEA 2020-09-18

众所周知,氢燃料具备燃料来源多元化、能源可再生零排放、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因此一直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4万辆,已建成加氢站432座。2015-2019年,全球加氢站保有量增加了135%;氢燃料电池产业即将迎来爆炸发展期。

根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预计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保有量将达100万-150万辆。到2050年,氢能将能够满足全球终端能源需求的18%,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保有量将达4亿辆,占总量的1/4。

上汽、长城、广汽扎堆推重磅车型 氢燃料电池技术大提升

如今,不少车企都在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步伐。日前,上汽集团对外正式发布了公司的“氢战略”,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上汽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集团旗下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以上。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车企,上汽集团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2025年上汽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累计销量将超过3万台套,至2030年上汽集团将成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生产企业。

此外,7月28日,广汽宣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 Fuel Cell计划在今年年内投入示范运营。7月20日,长城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柠檬”技术品牌。“柠檬”平台车型在匹配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后,续驶里程将可达1100公里。长城首款氢燃料整车平台将在今年推出,并于2022年展示小批量氢能源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就在长城发布车型的前一天,7月19日,比亚迪与蜀都客车签订合作协议,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建设比亚迪西南商用车总部基地。在此之前的6月5日,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四大车企集团,以及北京亿华通和丰田汽车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氢能产业作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已成为各界共识,其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此前,国家工信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目标,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三纵”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国家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1000座。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速。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7200辆,建成加氢站约80座。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发展速度非常快。燃料电池电堆的单堆功率密度、最低冷启动温度寿命,以及最高效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改善。

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商业化初期。2020年7月底已有172款车型进入工信部公告。2019年前公告车型主要是以中轻型客车、公交车和中轻型物流车为主,2019年后由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不断提升,城际的公交车、城际的渣土车、港口运输车、矿用自卸车、环卫车、冷链物流车等适用于多种场景的车型也推出。总体来看,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向大功率、长距离、重载车型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千辆级动力系统及整车的生产能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也逐步完善,自主化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表示,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空压机等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氢气循环泵、增湿器预计2020年底可小批量供货。

同时,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及环境适应性不断提升。据张国强介绍,亿华通系统功率已经超过100KW,系统功率密度已经达到500W/公斤,实现零下37℃低温冷启动,今年年初在海拉尔冬季汽车试验场,搭载亿华通发动机系统的客车成功完成了冬奥环境极寒测试,成为首次通过极寒实地测试的氢燃料电池客车。

不过,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相关技术还处于工程化开发阶段,与日本等标杆产品相比,在可靠性、冷启动、功率特性等主要技术性指标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拥有数量较为丰富的专利,但涉及核心技术相对较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氢燃料汽车要真正迎来增长期,出路在于创新与应用,并指出今后五年经过国产化及技术创新,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有望再次下降一半。他表示,要注意储氢的成本下降比燃料电池成本下降慢,希望能源企业能加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还呼吁加强氢燃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制氢、储氢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