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元级“碳中和”市场浮现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提速在即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1-05-13
近日,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与落基山研究所共同研究编制的中国首部“碳中和”主题蓝皮书——《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认为,中国“碳中和”零碳转型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效益。其中,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数字化七大投资领域最为重要。
据我国相关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亿元的投资。“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来弥补。碳市场的作用就是要让碳从资源变成资产,进一步成为资本。在此过程中,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亦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绿色金融和碳中和话题时指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经济全面、系统性转型。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可发挥“加速器”的作用。
相比于传统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主要涵盖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经济活动。
据介绍,我国现阶段对绿色金融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绿色信贷”,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信贷服务。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其绿色信贷债券超过2.3万亿元,累计发放的绿色信贷债券达700亿元。
但与此同时,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基础仍不够牢固,很多定义以及核算、法规、指南等都不够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法规等最基本的配套工具,从完善体系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覆盖面积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指出,绿色金融中的碳金融发展的核心是要量化,这是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但实际上,目前绿色金融数据并未与减碳效益直接挂钩。如果不进行量化,就无法做到金融工具开发,也无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吕学都进一步表示,碳金融量化指标的制定和量化金融工具的开发,需要减碳相关专业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也需要用政策法规保驾护航。只有将碳作为资产对待,一系列与减碳相关的金融属性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4月21日,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更加科学准确界定了绿色项目标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
贵州省贵安云谷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是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能源项目之一。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天然气+三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模式,相较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每年可以节省标煤227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43吨,减碳功能明显,因此被核定为绿色项目,获得了绿色信贷的支持,信贷利率比基准利率低5个百分点。
新版绿债目录发布,到碳减排支持工具加速出台,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已逐步清晰。“政府有必要建立碳金融项目库以及碳金融基金,明确减碳项目类型、标准以及碳金融的核算办法,在项目层面更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吕学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