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正文

氢能上市公司,为何股价难逃大跌厄运?

来源:原创 2024-12-16

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选择上市的氢能公司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12月,在境内外上市的氢能企业多达XX之多。然而,从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看,绝大部分公司市场表现乏善可陈,无论大盘表现如何,氢能上市企业多数难逃下跌命运。

国鸿氢能闪崩40%

2024年12月5日,国鸿氢能在港股上市一周年之际,遭遇了股价大幅下跌。当天该股一度暴跌超过40%,最终收盘报12港元/股,跌幅达36.84%,市值缩水至62.17亿港元。

氢能上市公司,为何股价难逃大跌厄运?

此次股价暴跌与股东禁售股份解禁潮有关。根据国鸿氢能此前的公告,最大股东广东鸿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现有股东的禁售股份于12月4日到期。这次解禁涉及47名股东,解禁股份超过3.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约69%。尽管解禁期结束,但股价的剧烈波动也暴露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国鸿氢能的业绩也未能支撑股价表现。根据2024年中期报告,国鸿氢能的收入为1.33亿元,同比下降37.3%。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处的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商业化早期,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特别是公司正在推进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产品鸿芯GIII和鸿途H系列系统进入量产导入阶段,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从去年同期的17.4%降至0.6%。亏损方面,2024年上半年亏损额为2.12亿元,同比扩大70.8%。

面对当前的困境,国鸿氢能并未停滞不前。12月5日,国鸿氢能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鸿源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等。国鸿氢能通过这一举措深化了其在氢能源产业的布局,显示出公司在长期发展中的战略性眼光。

氢能上市公司,为何股价难逃大跌厄运?

国鸿氢能虽然面临着短期的业绩压力和股价波动,公司仍在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和业务扩展,尤其是成立全资子公司,力图稳固其在氢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重塑能源“流血”上市

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领军,仅用了不到九年的时间。从创业初期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的执着钻研,到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和双极板等全链条产品的自主研发与量产,重塑能源在氢能科技领域的实力无可争议。

据相关统计,2023年,重塑能源在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份额已达到23.8%,其搭载在重卡上的系统更是占据了42.4%的市场份额。

2024年12月6日,重塑能源正式登陆港股。然而,重塑能源的财务业绩并不理想。自2021年以来连续亏损,截至2024年5月,亏损额累计超2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五个月,重塑能源仅交付11台燃料电池系统,较2023年同期的85台减少87%。

上市首日,该公司报收147.10港元,微涨0.07%,市值为127亿港元。12月9日,重塑能源股价出现下跌,报收142.00港元。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也不难理解重塑能源为何一直走得如此艰难。

亿华通难逃亏损困境

2020年,亿华通联合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丰田汽车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2023年,亿华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时总市值达101.89亿港元。

10月30日,亿华通(688339)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3.17亿元,同比增加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5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11元;上年同期营收约2.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84元。

氢能上市公司,为何股价难逃大跌厄运?

亿华通是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先行者,也是国内首家同时在“A+H”股上市的氢能企业。尽管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但受限于国内氢能市场尚未全面打开,亿华通仍难逃亏损困境。

国富氢能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2024年11月15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每股发行价格为65港元,发行股本600万股,募资4.38亿港元。上市首日,国富氢能股价开盘大涨,涨幅一度涨超30%,最终每股收于78港元,涨幅高达20.00%。

国富氢能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核心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按国内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中国车载高压储氢瓶的销售额计,国富氢能均排名第一,市占率分别为23.6%、26.2%;2023年按在中国已建的装备公司的设备的加氢站数量计,国富氢能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5.7%。

政策利好之下,国富氢能至今尚未盈利,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对此,国富氢能在招股书中也表示,考虑到中国氢能行业的起步阶段,氢能相关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成本相对较高、技术未成熟、市场需求有限、缺乏规模经济、成本高昂等因素影响行业市场参与者的盈利能力。

氢能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可谓道阻且长。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氢能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欠佳,盈利能力较弱。以亿华通为例,虽已成功上市,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氢能企业在当前阶段面临着诸多经营挑战。

其二,氢能概念在市场中存在频繁炒作的情况,股价等市场表现往往呈现短期性特征。即便在某些时段部分氢能相关股票股价表现较好,但一般也是受阶段性炒作推动,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股价也随之回归合理区间。

其三,氢能产业整体上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规模化较低,成本难以下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整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Baidu
map